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县残联
儿童友好,先行先试——乐清市开展第二届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课活动
时间:2025-10-17 来源:办公室 作者:张丽莎 字号:[ ]

为进一步推动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向规范化、专业化纵深发展,10月17日上午,乐清市第二届孤独症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评课活动在市残联正式举办。本次活动汇聚了温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专家、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专家及各定点康复机构教师代表,各方齐聚一堂,以专业视角共探康复教学提质路径。

活动伊始,市残联康复部主任蔡星对到场专家与教师致以热烈欢迎,并详细解读了评课活动流程。本次评课创新采用“视频展示+互相评议+专家点评”的三维模式,围绕教学目标设定的精准性、教学方法选择的适配性、教学过程设计的科学性、康复效果评估的客观性四大核心维度,全面梳理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的标准体系与规范要求。

孤独症儿童康复事业,既需科学方法论的支撑,更离不开耐心与爱心的浇灌,康复训练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孩子未来的成长轨迹与发展可能。而个训课作为孤独症儿童康复中极具针对性的核心环节,是实现“个体化康复”的关键载体——本次评课活动以个训课为切入点,正是精准抓住了康复教学提质的“牛鼻子”,为后续服务优化锚定了方向。

近年来,乐清市积极响应浙江省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规范化建设号召,在康复事业发展上持续发力:2024-2025年连续承办浙江省孤独症儿童康复专业人才规范化轮训班,成功将前沿康复理念、先进技术引入本地,为全市康复队伍注入专业活力。但我们深知,康复服务质量的提升永无终点,唯有通过“实践—反思—优化”的闭环迭代,才能让每一节课都精准匹配孤独症儿童的个体需求,真正实现康复效益最大化。

活动尾声,温州市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副主任陈华对本次评课内容进行总结。她指出,作为浙江省残疾儿童康复服务的先行地区,乐清始终以“敢为人先”的姿态探索孤独症康复服务创新路径:市残联通过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统筹医疗、教育、社区三方资源,成功推动康复服务从“碎片化供给”向“系统化保障”转型。“今天的评课活动,正是‘先行先试’理念的生动实践。”陈华强调,我们鼓励各机构敢于展示真实课堂、勇于暴露教学问题,在互评互学、批评改进中凝聚共识、共同进步——这种开放协作的氛围,正是推动行业整体水平跃升的核心动力。

随后,市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仇永亲对活动作总结讲话。他明确提出:评课是规范康复服务的“基石工程”,先行先试是乐清康复事业的“实践底色”,并对全市孤独症儿童康复工作的未来发展寄予殷切期望。

下一步,乐清市将围绕三大方向,推动孤独症儿童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一是筑牢专业人才“根基”:持续深化“请进来、走出去”人才培养模式——邀请专家深入机构开展驻点指导,选派骨干教师赴先进地区交流培训,全力打造一支“懂理论、精实践、有温度”的专业化康复教师队伍;二是推动康教融合“破壁”:依托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专业优势,深化融合教育实践,打破康复与教育的壁垒,帮助孤独症儿童更好地适应集体环境、融入社会生活;同时创新科技助残应用,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在“个性化康复计划制定、康复效果动态评估”中的场景落地,提升服务精准度;三是构建全生涯支持“网络”:从早期干预延伸至青少年职业培训,逐步搭建覆盖孤独症人士“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体系,为他们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孤独症儿童康复,是一项“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温暖事业——每一次耐心的语言引导,每一次科学的行为干预,每一个细微的进步,都可能为一个困境家庭点燃希望之光。市残联呼吁,以此次评课活动为新起点,全体康复工作者携手同心、深耕不辍,为乐清市孤独症儿童康复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力量,让每一个“特殊的小天使”都能在包容、支持的环境中,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