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残联专家组莅临乐清市指导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行先试工作 | ||||
|
||||
11月7日,中国残联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执行办公室副主任刀维洁率国家级专家组赴乐清市,专项指导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先行先试区建设工作。专家组汇集医学康复、特殊教育、精神残疾人亲友协会及国家级专业机构等多领域权威专家,包括邹小兵教授、何侃教授、冯东副主席等知名人士。省残联康复部副部长严艳莉、温州市残联康复部主任周萍、乐清市府办副主任陈磊、乐清市残联理事长张锦江及相关部门分管领导全程陪同。此次调研旨在落实《孤独症儿童关爱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8年)》要求,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等形式,指导乐清市进一步完善孤独症儿童“早筛-康复-教育-就业”全生命周期服务链条,深化“政策+资源+社会动员”三轮驱动工作机制。
专家组先后走访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新华书店“融爱空间”及乐清市妇幼保健院。在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专家组现场观摩“康教融合”课堂,深入了解学校“两头延伸”(向学前早期康复与职业就业教育延伸)的创新实践,充分肯定学校通过个性化课程体系、职教融合模式及资源教室建设,为孤独症儿童提供全周期教育支持的积极举措。在新华书店“融爱空间”,专家组考察社会力量参与孤独症儿童社会融合的实践情况,认可其以社区化环境打造、社交技能实训等举措,助力孤独症儿童社会融入的有益探索。在乐清市妇幼保健院,专家组重点调研基层筛查干预体系,详细了解0-6岁儿童孤独症普筛机制、“筛查-诊断-干预”衔接流程及社区随访管理工作。
座谈会上,专家组对乐清市先行先试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专家组特别强调,乐清市特殊教育学校的“两头延伸”实践极具示范价值,其通过学前康复与职业培训无缝衔接的模式,有效破解了孤独症儿童生涯发展的连续性难题,为全国县级地区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经验。目前,乐清市“早筛-康复-教育-就业”体系已通过多部门协同构建基础框架,尤其在基层筛查覆盖率提升、康教融合课程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同时,专家组也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一是进一步厘清卫健、教育、民政、残联等部门职责边界,搭建数据共享平台,破解服务碎片化问题,可参考栖霞区“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信息实时互通;二是提升本地诊断能力,当前乐清市孤独症确诊依赖上级医院,建议探索在乐清市妇幼保健院设立标准化诊断门诊,通过与上级医疗机构深度合作,定向培养本地诊断专业人才,压缩确诊周期。
乐清市残联理事长张锦江代表市政府残工委,对专家组的指导与建议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将立即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制定专项提升计划。下一步,乐清市将聚焦三项重点任务推进工作:一是优化部门协作流程,打通数据交互壁垒;二是启动县级诊断能力建设试点,联合国家级医院开展人才培养;三是拓展社会动员网络,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孤独症儿童就业支持与社区融合工作。乐清市将以此次指导为契机,持续深化实践探索,为全国孤独症儿童关爱事业贡献更多基层样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