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残联窗口:以“三个一”工作机制,书写为民服务新答卷 | ||||
|
||||
瓯海区残联始终将提升残疾人服务质量、满足群众实际需求作为核心工作方向,构建起“主要领导牵头抓总、分管领导具体推进、工作人员协同落实”的工作格局。一系列“方便群众、麻烦自己”的务实举措,生动诠释了“一心为民”的服务初衷,更通过“三个一”机制的深化落实,让残疾人政务服务更有温度、更具效率。 一、定举措:“一心为民” (一)把优质体验留给群众,让服务更暖心 窗口工作人员全面推行微笑服务标准,面对办事群众时主动起身问候,全程保持热情耐心的态度,做到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评价有谢声、走有送声,让群众在办事过程中感受到尊重与关怀。对待每一位办事群众,工作人员均以“家人式”态度沟通,耐心倾听群众的咨询与诉求,细致解答各类疑问,对群众没有提到而在办理过程中可能涉及的问题也要一并讲清。 (二)把复杂流程留给自己,让办事更省心 一是“一网通办”。积极推广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网上可办率达100%、全程网办率100%,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100%。 二是“一门尽办”。实现残疾人办证服务事项“应进必进”,综合受理“一次办”,“一次告知、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并审批”服务模式;窗口前移、前置前审,群众办事“只跑一个窗口、只提交一次材料”,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 三是“送办上门”。针对行动不便、年老体弱或其他特殊情况无法到窗口场所办理业务人员,“残联窗口”打破传统的“柜台掌柜”模式,每月至少组织开展一次上门评残服务,为特殊群体提供“保姆式”贴心服务。2025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入户评残7次,为残疾人办证80余人。 二、强服务:“一证即办” 为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降低群众办事成本,区残联窗口创新推进“一证即办”服务模式,以“少材料、简流程、快审批”为目标,大幅提升政务服务效率。 一是明清单。“残联窗口”协同瓯海区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梳理残联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并及时对外进行了公示公开,让人民群众及时知晓办什么、怎么办。 二是优服务。让办事群众少带材料,申请办理《残疾人证》凭身份证、两寸白底彩照填写《申请表》即可;办理过程中涉及的佐证材料,可由残联窗口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初步查认。 三是减流程。实行“一窗受理、前台事毕”服务模式。瓯海区残联窗口现场受理、现场办理,审批“一气呵成”,杜绝群众需重复跑、往返跑。 三、突实效:“一个目标” 区残联窗口始终围绕“让人民群众得实惠”这一核心目标,将服务实效作为检验工作的重要标准,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赢得群众认可。2025年以来,共计办理残疾人证1300余人,“跨省通办”34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