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区县残联
全国心智障碍者家庭齐聚温州共话高品质生活
时间:2025-07-31 来源:办公室 字号:[ ]

7月18日上午,“第十一届融合中国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网络项目交流活动”在鹿城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代表、公益组织从业者、专家学者等30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高品质生活”主题,共同探讨如何提升心智障碍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10d4c357fcd05205f78dce038f375bd.jpg

活动现场

PART.1
鹿城实践:构建“三位一体”融合支持体系


作为全省率先实现“心智障碍者家庭资源中心”落地的城市,鹿城始终践行“政府主导、家庭核心、社会协同”的融合路径,孵化“壹星同行”残健融合共富善创中心,支持同星园家长互助协会积极探索社区照护新模式,构建社区支持网络……这些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是一个个家庭从“负重行“到“渐露笑颜”的真实转变,更是鹿城为特殊群体构建起的立体化支持网络。

b7d0d708d49ee1d1f25acc76360bce2.jpg

活动现场

PART.2
活动亮点:从“情感共鸣”到“实践闭环”


开幕式上,鹿城区同星园家长互助协会以8分钟活力表演展现东道主热情,3组心智障碍者家庭代表分享了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实践与思考,这些表演和分享深深触动了在场每一位听众。来自福建的张秀丽作为一名15岁孤独症孩子的母亲,已经是第8次参与交流活动,她表示:“每一次参加活动都带来新的启示。这里不仅是经验的交流平台,更是我们坚定信念、为心智障碍者争取平等尊严的动力源泉。”

活动高潮出现在“温州倡议”发布环节。4位心青年代表走上舞台,以清晰而坚定的语调发声:“我们不需要同情,我们需要理解;我们不需要过度保护,我们需要平等的机会。”字句铿锵有力,直击人心。家长代表回应道:“真正的爱,是让你们长出属于自己的翅膀。”这一承诺不仅是对心智障碍者的回应,更揭示了实现高品质生活的核心路径——当社会监护、特需信托与第三方服务形成闭环,心智障碍者的未来才能真正“有托”。

15f0469e33c095f435a7084ec860075.jpg

活动现场

PART.3
专业探讨:打通融合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交流并未止步于情感共鸣,而是深入探讨实践路径。在平行会场中,专家与从业者展开深度交锋:浙江大学教授何文炯提出建立“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支持体系;广东省慧灵基金会理事张武娟分享的“成年心智障碍者照护分级标准”,为服务落地提供可操作路径;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何欣则呼吁打破“教育-就业”壁垒,借鉴广州“康园工疗站+企业实训”模式,推动职业培训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

会议期间,除主会场外,还设有多个分会场,涵盖健康医疗需求、家庭关系等议题,为参会者提供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平台。未来两天,主办方将举办“温·暖”公益晚会,并组织与会者参观温州家庭资源中心与善创中心,进一步展示当地在心智障碍者服务领域的探索成果。

22f688bdad518b028f7a0e01edb8dce.jpg

不少家长代表在现场合影留念

PART.4
展望未来:让每个生命在阳光下绽放


北京市晓更助残基金会理事长李红表示:“鹿城的实践证明,当社会监护、特需信托与第三方服务形成闭环,心智障碍者的未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她指出,本届活动不仅是一次全国性的思想碰撞,更彰显了鹿城在特殊群体融合服务领域的标杆意义。

“每一次活动都是滋养,更是前行的力量。”李红的总结道出了与会者的共同心声。随着政策支持、社会组织协同与家庭力量的凝聚,心智障碍者正逐步打破社会壁垒,迈向更加包容、平等的生活。期待更多城市以鹿城为范本,共同谱写残障人士融合发展新篇章,让每个生命都能在阳光下绽放尊严与希望。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