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温州市残疾人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 |||
|
|||
2021年,全市残疾人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浙江省残联精心指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温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扎实推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十四五”残疾人工作实现良好开局。 一、康复 2021年,全市8.2万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其中,0-6岁残疾儿童2219人,1514名残疾人得到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得到康复服务的持证残疾人中,视力残疾人5051名、听力残疾人1万名、言语残疾人1080名、肢体残疾人2.2万名、智力残疾人1.5万名、精神残疾人2万名、多重残疾人6405名。 截至2021年底,全市有残疾人定点康复机构56个。康复机构在岗人员达2144人,其中,管理人员248人,业务人员1642人,其他人员254人。 二、教育 2021年,全市各级残联共资助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家庭子女6229人。全市共有2个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913人,聋哑毕业生22人,毕业生中22人全部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全市有31名残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 三、就业 2021年,全市新增残疾人就业3270人,组织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2700人次。截至年底,全市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5.2万人,其中,按比例就业6404人、集中就业1669人、个体就业6095人、公益性岗位就业455人、辅助性就业2166人、灵活就业(含社区、居家就业)2.5万人、从事农业种养殖9900人。 全市共培训盲人保健按摩人员111名、盲人医疗按摩人员17名。全市共有保健按摩机构123个、医疗按摩机构4个。获得盲人医疗按摩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2人。 四、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底,残疾居民参加城乡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2.6万,60周岁以下参保的重度残疾人中,2.9万人享受参保个人缴费资助政策,占比100%。4.2万名非重度残疾人享受个人缴费资助政策。5.3万名残疾人领取养老金。 全市共有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155个,其中,寄宿制托养服务机构3个、日间照料机构136个、综合性托养服务机构16个,为2331名劳动年龄段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五、宣传文化 2021年首次实现在全市人大、政协两会开幕式电视台直播中增加手语翻译。组织开展温州市第二届“最美温州人·最美残疾人家庭”寻访宣传活动。举办温州市第九届残疾人艺术汇演,组队参加省第九届残疾人艺术汇演总成绩居全省第一,被授予组织奖。电视台手语新闻专栏播出22期,电台专栏播出12期,“温州残联”微信公众平台发布370余篇信息,省市合作媒体报道残疾人新闻66篇(次)。 截至年底,共有市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1个、电视手语栏目1个,县级残疾人专题广播节目4个、电视手语栏目5个。市县两级公共图书馆共设立盲文及盲文有声读物阅览室13个,特殊艺术进基层巡演场次64场。市县两级残联共有残疾人艺术团10个。 六、体育 第16届东京残奥会我市残疾人运动员胡明耀获得盲人门球银牌。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我市残疾人运动员累计夺得19金13银1铜,金牌数、奖牌数均居全省第三,温州男子聋人足球队以“省队市办”模式组队参赛取得第二名的历史最好成绩。省人民政府给予温州市残联行政嘉奖一次。举办2021年温州市残疾人象棋锦标赛。 七、维权 2021年,制定或修改保障残疾人权益的县级级规范性文件3个。县(市、区)级以上人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执法检查和专题调研2次;政协开展视察和专题调研5次。 各地残联协助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建议、提案11件,办理议案、建议、提案22件。 共出台了6个县(市、区)级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管理法规、政府令和规范性文件;12个县(市、区)系统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全市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检查114次,无障碍培训574人次。 八、组织建设 2021年,市县乡共有残联198个,其中,市本级残联1个、县(市、区)残联13个、乡镇(街道)残联184个。村(社区)已建残协2978个,乡镇、村残疾人工作专职委员2289人。成立温州市孤独症人士及亲友协会,县级残疾人专门协会已建65个。 九、服务设施 截至2021年底,已竣工的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11个,总建设规模77164.8平方米,总投资30606.1万元;已竣工的各级残疾人康复设施1个,总建设规模1300.0平方米,总投资700.0万元;已竣工的各级残疾人托养服务设施5个,总建设规模30470.4平方米,总投资10361.0万元。
温州市残疾人联合会 2022年5月11日 |
|||